传承非遗 弘扬文化 夯实内涵![]() 传承非遗 弘扬文化 夯实内涵让龙小校园文化特色在空竹技艺提升中大放异彩 千年的偶然 终成龙小选择的必然 悠悠小空竹,巍巍大乾坤。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三国时期,曹植就曾在《空竹赋》中写到:嗡声翠响穿时空,千载不乏人传承。单头含珠腰间细,两轮带哨腹中空。轻抖双杆千变化,力悬一线万般功。轻展腰身频出手,彩竹幻化绚人生。宋朝时期,宋江也用“一声低来一升高,嘹亮声音投碧霄”来形容空竹抖动后所发出的妙音;明代刘侗,于奕正在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二中则详细记述了空钟(空竹)的制作方法及玩法;清代坐观老人在《清代野史》中对空竹也有所记载。 ![]() ![]() ![]() 穿越千年后,于2006年5月20日,空竹正式进入国务院首批公布的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。2014年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。”新都区龙安小学作为体育特色学校,“全员锻炼,健康向上”是体育工作指导思想。在体育特色建设的道路上,怎样让学校体育特色更鲜明,是全校师生致力想要解决的问题。抖空竹集健身、娱乐、表演于一体,四季寒暑都可以练习,深受广大师生喜爱。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大力推进非遗传承,依据学校自身特点,学校确立了以空竹为载体,深入推进学校特色工作开展的行动计划。 空竹进校园 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才 近年来,为推动空竹特色项目建设在学校顺利实施,加快学校抖空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,让抖空竹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新名片,2016年度正式开展“空竹运动进校园”活动,力求把“抖空竹”这项民族传统运动和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相结合,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锻炼习惯,同时,通过对空竹的普及,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精神的目的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学校首先以学生为主体,以特色求发展。为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,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,学校选定空竹作为特色项目进行推广,利用课内外相结合方式推进此项活动。 其次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,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。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,学校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,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。空竹的“玩法”有上百种,学生每学会一种“玩法”后,都会从中找到成就感,因此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最后,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,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。学校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条件、技术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后,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生的评价方法,提出相应教学建议,从而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。 综合施策 确保空竹文化开花结果 1 营造浓郁的抖空竹文化氛围。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“空竹”这一新事物的兴趣,让空竹学习更高效,学校充分利用操场、校道、走廊等作为玩抖空竹的场地,并为全体师生一人购买一个空竹。为营造整体氛围,学校在橱窗的最醒目处开辟“抖空竹走廊”,设置定期固定栏目,如 “抖空竹历史介绍”、“每周一星”等栏目;各班黑板报每期介绍一些抖空竹知识等。通过各种途径,以此来不断地吸引学生关心、参与抖空竹活动;在轻松的环境下,让学生学到空竹知识,并最终提升学校抖空竹文化的内涵。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确保空竹活动深入开展。 要抓好空竹项目特色建设,必须抓好师资培训。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该特色项目的技能技巧和组织特色训练的能力。为此,学校建立起了培训制度,以个人自学和集体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养。近两年,学校还选派了空竹爱好教师参加成都市2015年度和2016年度空竹教练培训班,培养了以吴英、孙义平等老师为代表的空竹教练员,并取得了“空竹教练员、裁判员”证书。 3 落实课堂教学,实现普及提高。 根据本校实际,学校把“抖空竹”设置在课程中,每周每班一节空竹课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,有针对性地备课,使学生都有所获。如:一年级的新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,人人学会抖空竹;二至六年级的学生,不断提高抖空竹水平。 再利用班会课,向学生介绍抖空竹相关文化,使学生不仅会抖空竹,而且对“抖空竹”的相关文化了解得更全面,使抖空竹文化教育的内容更丰富。同时,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空竹社团活动,做到既有普及又有提高。 为了使这一活动能够全面铺开,学校组织师生一起学习,老师带老师,老师带学生,学生带学生,学生带老师……让全校师生每人会抖空竹成为现实。并且每学期进行空竹少年评选,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,进而推广普及特色活动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到现在为止特色活动普及率已达100%。 4 组建竞技表演队,推出精品节目。 在立足普及的基础上,为进一步发展已比较成熟的抖空竹艺术活动,力争达到更高水平,我校成立了空竹表演队和竞技队。学校从千余名学生中抽出了一批优秀选手,成立了校空竹表演队和竞技队,开始尝试难度较大的练习,如:空中双人对抛、“抛高”、“高山流水”、“大鹏展翅”,“高抛跳绳”等高难度动作和技巧,并将抖空竹与其他项目结合起来,使抖空竹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。 5 编写校本教材,推广特色成果。 与空竹为友,必须要有教材相伴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,我校参编的《空竹运动进校园》内容安排上,融合了音乐、美术等学科特色,由浅入深,设立了“形”、“韵”、“美”、“誉”四个篇章,具备了较高的推广价值。 6 搭建空竹平台,展示空竹特色 。 (1)开展竞赛活动:学校编排了一套适合小学生做的空竹操,每年将举行两次空竹操比赛,以班级为单位组队,学生参与率达100%。 (2)参与特色表演。2017年5月,我校参加了“2017年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成都市‘功群杯’第二届教师中小学生校园空竹比赛”,并荣获团体一等奖;2017年9月,参加“运动成都”成都市“环球杯青少年空竹锦标赛暨国际空竹选拔赛”再次荣获团体一等奖。2017年11月,学校空竹队近200人参加了新都区运动会和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,得到了广泛赞誉。 (3)举办空竹艺术节。艺术节涵盖了空竹操表演、抖空竹教学活动、我是空竹小明星、空竹剪影、空竹征文、手抄报展示、剪纸等。 (4)2017年11月,新都电视台以《空竹进校园》为主题全面报道了我校特色工作。 后记 经过岁月的沉淀,抖空竹这项古人的娱乐活动,早已超越了它本身作为健身、娱乐的属性,已经衍生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,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。借助抖空竹这一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,在继承和发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,龙安小学着力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不断发展,使其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,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,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“质量立校,荣誉兴校,特色振校”,未来学校将一直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。 ![]()
|